战术蜕变助大捷!U18 国青 4-0 缅甸 三将闪光验集训成果
9 月 7 日下午,香河国家队训练基地的绿茵场上演了一场酣畅淋漓的青春对决 —— 中国 U18 男足在与缅甸 U18 的第二场热身赛中以 4-0 完胜对手,用一场大胜为为期三周的集训画上句号。相比于 4 天前首场 1-0 的艰难取胜,这场胜利不仅展现了魏祥鑫、张城瑞、王镡幼等年轻球员的锋芒,更印证了主教练久尔杰维奇战术调整的成效,为备战明年 U20 亚预赛注入强心剂。

这场胜利的伏笔早在集训初期便已埋下。为选拔适龄人才,教练组从 60 名候选球员中分批考察,首批球员征战中日韩青少年运动会后,魏祥鑫等第二批球员于 8 月下旬集结香河。面对组建 4 个月、由日本教练末冈龙二打造的缅甸队,首战中国 U18 曾因对手高强度逼抢陷入被动,开场前两分钟甚至无法过中线。但正是这场 “不轻松的胜利” 让教练组明确了改进方向 —— 强化逼抢节奏与攻防转换效率。
次战的战术蜕变立竿见影。久尔杰维奇大胆调整阵容,将首场司职边锋的魏祥鑫推至中锋位置,这一源自球员本人提议的变动成为破局关键。开场不到 5 分钟,这位梅州小将便利用标志性的冲击力撕开防线完成破门,为球队奠定基调。此后比赛完全进入中国 U18 的节奏,中场核心张城瑞展现了 “两线之间组织进攻” 的战术价值,他不仅在中场拦截中贡献关键抢断,更在第 30 分钟接魏祥鑫射门反弹后包抄破门,复刻了自己在国少时期的得分本能。
下半场的换人调整更显教练组的考察意图。第 68 分钟替补登场的王镡幼仅用 10 分钟便用一记灵动的反击进球宣告存在感,而缅甸队在第 82 分钟的乌龙球,则成为中国队全场压制的注脚。数据印证了球队的进步:传球成功率提升至 85%,射正率从首战的 28% 跃升至 45%,昔日依赖边路突破的单一进攻模式,已升级为 “边中结合、多点开花” 的立体攻势。
比赛背后,是两支青训体系的直观对话。缅甸队以 U17 国少为班底长期集训,整场比赛保持高强度逼抢与紧凑防守队形,其日本教练团队灌输的战术纪律曾让首战中国球员屡屡失误。但次战中国 U18 用更积极的前场反抢与更快的攻防转换破解压迫,尤其是魏祥鑫从边路到中路的适应、张城瑞在中场的攻防衔接,展现了年轻球员在实战中的成长加速度。
赛后,足协主席宋凯的赛前寄语犹在耳畔:“上届 U20 距离世界杯只差一点点,希望你们突破这一点点。” 这场胜利恰是回应 —— 久尔杰维奇在肯定球员 “适应高速对抗” 的同时,也清醒指出配合生疏、中路渗透不足等问题。目前球员已返回各俱乐部备战全运会,教练组则将奔赴赛场继续考察,为 11 月的下一期集训积累素材。
4-0 的比分或许会被淡忘,但这场比赛留下的启示更为珍贵:当缅甸等东南亚球队通过系统青训缩小差距时,中国足球的年轻一代正用实战检验成长,用胜利证明 —— 每一次战术调整的尝试、每一分钟高压下的坚持,都是通往梦想的阶梯。未来的 U20 亚预赛征途上,这场热身赛的经验将成为最宝贵的行囊。
发表评论